顶层设计的改革,方能带来基层实践的创新。
2013年底,作为武进区对接常州主城、承接城市西进的“桥头堡”,牛塘镇正式纳入中心城区建设和管理。2016年初,牛塘镇被列入城镇长效综合管理城区考核范围。
城市的融合发展,推动着牛塘镇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。然而,“半城半农”的现实面貌一度制约其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。如何真正实现由“镇”到“城”的华丽转变,成为考验城市管理者智慧与决心的重要一役。
2017年,武进全面打响“城乡精细管理三年行动计划”战役。号角已吹,战鼓已擂,牛塘重任在肩,期待华美蝶变。
“三大一实干”补齐短板
建美丽家园回应群众期待
近日,牛塘镇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办在竹园社区东头居民小组大走访时,居民们普遍反映:公共厕所老旧,影响社区整体环境,希望相关部门能进行改造。
城市长效管理的目的,在于为广大居民营造良好生活环境。“收到居民反映意见后,村、镇两级立即进行了实地考察,协调解决方案,目前,厕所改造图纸已经完成,进入工程招标阶段,很快将启动改造。”镇考评办主任丁洪伟说。
据了解,长久以来,竹园社区虽地处集镇区,但乱晾晒、乱张贴、乱涂写等“五乱”现象较为泛滥。社区主任许峰介绍,去年开始,社区投入100多万元,对整体环境进行全面改造提升。“对一些问题处理由堵到疏,以居民乱晾晒为例,就由社区出资在合适点位架设晾衣杆,90%的乱晾晒问题得到了解决,居民反映普遍不错。”
一系列措施之下,社区环境面貌出现了大改观。社区居民许福庆见证了细微又喜人的变化:门前屋后散落的垃圾不见了,背街里巷乱放的废品没有了,绿化带重现勃勃生机,墙上的乱涂乱写清理干净了,广告栏内杂乱的单页也被去除……“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,是大家的共同期待,维护良好的环境,也需要我们每一个居民参与其中,克服陋习,积极倡导环境治理从家庭、个人做起。”
在镇级层面,牛塘镇对照中心城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标准,一方面加大软硬件投入,加快基础设施建设;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机制。2017年成立综合考评办,对全镇12个行政村、社区以及13个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每月点评、每月抽查,切实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,努力营造宜居宜业新牛塘,满足群众对美丽家园的期待。
创新“五力共治”全面推进
激活城市管理每一个“细胞”
丁洪伟坦言,牛塘2013年底才纳入中心城区管理,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起步晚、起点低、基础差、力量配备弱、管理水平低,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矛盾比想象的更多。“但是,起点低不等于永远低,我们势必要打好这场漂亮的‘翻身仗’。”
强制拆除湖滨路旁违法建筑
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,牛塘镇对外赴无锡安镇、苏州临湖镇“取经”,对内邀请市、区城管部门把脉会诊开良方。基层实践的种种创新探索,最终形成“五力共治”的良好格局。
党委全力。镇党委高度重视城镇长效综合管理工作,成立城镇长效综合管理考评领导小组,党委书记、镇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,镇人大主席等镇党委班子成员为副组长,全面落实工作责任。成立综合考评办,对全镇12个行政村、社区以及13个相关职能部门实行每月考评、月度点评、末位表态发言等,进一步鼓劲加压,全力推进城镇长效综合管理工作。
整治给力。直击城市管理“痛点”,开展违法用地、集镇区“五乱”、高架沿线、无证废品收购站、物料堆场、偷倒垃圾、违章建筑等八大整治行动,在全区推出了一批“进度走在前、经验可借鉴、效果更显著”的示范整治项目。
村(社区)主力。大胆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,以竹园社区为试点,制定《“两违”及卫生长效管理考核办法》,划分形成“社区书记、主任—长效管理专管员—社区工作人员—村组负责人”四级网格,分类制定网格人员奖惩办法,配套实行环卫保洁公司月度考核制度,每月划拨1.5万元对在社区考评中排名前十位的村组进行奖励。
制度得力。制定《牛塘镇2017年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办法》,细化管理标准,全面落实12个村(社区)、13个责任单位管理主体责任。强化考核结果,投入180万元落实以奖代补机制,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,激励先进、鞭策落后,最大限度激发各方的积极性。
多方协力。打破部门壁垒,整合多方力量,引入“城管+公安+交警”联勤联动机制,进一步织密巡查网络,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。制定出台《牛塘镇治安防范和城市长效管理联动联勤考核奖励办法》,进一步调动全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探求城市长效管理资源的聚集化、效能最大化。
“八大集中整治” 频亮剑
美丽牛塘长效管理根植于心
“城市是位姑娘,我爱她,就想让她永远美丽漂亮;我对她的爱,不是蜜语,不是誓言;因为我不会蜜语,因为我不善誓言;我只愿默默地、默默地,守护她、建设她……”
在牛塘镇,流传着这样一首诗,诗的名字叫《我是一名城管,我爱上了一位姑娘》,出自牛塘镇城管所城管队员王凯之手。“我愿她精致的面庞,在每个黎明的阳光里,永远光彩明亮。”传达着牛塘每一个城市管理“细胞”的心声。
高架沿线环境综合整治
3月以来,来往在龙江路高架、长虹路高架等路段的居民不难发现,沿线建筑逐渐穿上了崭新的“外衣”。厚恕村、丫河村、漕溪村、青云村高架沿线万苗林立,形成了一条绿意盎然的风景线。
今年年初,牛塘镇高架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建筑立面出新工程正式启动施工,涉及6个村(社区)墙面60多万平方米、屋面(彩钢)近30万平方米。与此同时,牛塘镇高架沿线绿化提升、交通节点塑特工程也同步有序开展。截至目前,总投资3000万元的高架沿线综合环境整治已基本完成。
4月5日下午,位于牛塘镇高家村的常泰高速西侧、武宜运河东侧地块上,超32亩的堆场已全部搬空,绿化重新覆盖。今年以来,该镇已累计整治违法用地66.91亩,完成全年整改任务的80%。
为营造干净整洁的镇区环境,2月以来,镇城管所联合派出所、交警中队以及相关责任片区负责人共同成立综合整治领导小组,对牛塘镇和卢家巷集镇区,包括湖滨路、滆湖路、卢市街等18个路段区域,尤其是新民路、虹光路、卢家巷3号桥的流动摊贩情况进行了全面整治,逐步恢复新城区标准的市容市貌。
此外,牛塘对辖区内70多家废品收购站开展突击清查,共查处违规经营行为9起,取缔无证废品收购站1家;开展针对三类维修店经营环境的集中整治工作,完成了对部分经营户的整改工作;对九大类户外广告进行集中整治,对需要保留的,由评估公司统一进行了丈量评估;引入联勤联动机制,由城管、公安等部门人员组成多个巡逻组,构筑起交叉叠加的治安防控网络,有效整治建筑垃圾偷倒等问题。
牛塘镇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分管领导、人大主席潘志峰透露,违法用地、集镇区“五乱”、高架沿线、无证废品收购站、物料堆场、偷倒垃圾、违章建筑等八大整治行动的开展,已经初现成效。“下一步,‘利剑’将继续直指城市长效管理痛点,推进全镇城市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。”
记者 诸丽琴
牛塘“五力共治”打响城市长效综合管理“翻身仗”
责编: lvdandan